始建于1962年的杨家医院,曾是中国最大国有萤石采矿企业——东风萤石公司的职工医院。
医院的大多数病人,都是在1953年至1965年开采萤石矿时被检出来患有尘肺病。当时他们在矿井中操作风钻、爆破时采用的都是“干式作业”,矿井内既没有机械通风,又没有降尘措施,空气内粉尘含量极高。尽管有口罩,但含有二氧化硅等物质的粉尘还是随着呼吸进入矿工们的气管和肺部。
随着矿区没落,矿工散去,杨家医院转为私营,承载的社会功能正在减退,但是一部分矿区尘肺病患者却“定居”在这里,少则10多年,多则30几年。他们大多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正和杨家医院一同老去。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天然矿石,也叫“夜明珠之石”。浙江武义因萤石矿产丰富而被誉为“萤石之乡”。90年代末期,随着萤石矿衰落,大部分职工撤走,矿区医院、食堂、宿舍、学校等场所逐渐没落。除了停产的矿山和荒芜的校园外,服务于矿区职工的杨家医院仍在吃力地运转,但医院本身连同多位年迈的尘肺病患者,正在慢慢老去。进入医院,可以看到立于各户门前的高大梧桐和一栋上个世纪60年代建筑风格的两层大楼。在杨家医院,像这样的大楼,一共有3栋,由二楼走廊连通,这是矽肺病人和家属所居住的住院部。“住院部”三个字,经过风吹日晒,字体已经起皮。
在这里,症状较重的患者住在一楼,每一个房间配备一个蓝色氧气钢瓶。症状较轻的患者住在二楼,每天早上7点半,他们会和附近村子中的患者在307室集体吸氧。
聚在一起集体吸氧,每个人似乎都习惯了自己的老位置。有人会窝在角落里的竹制躺椅上;施三儿喜欢与其他人并排坐在里侧的长椅上;从山下一路走过来的叶樟松喜欢坐在靠门口的位置。
施三儿是缙云县当地的一位农民,1958年10月,22岁的他在“亦工亦农”的政策下成为矿区一名井下矿工。两年之后,他返回农村继续务农后,出现反复咳嗽的症状。当时施三儿并未在意,直到1970年7月,“东风”召集矿工们体检,他被确诊为矽肺二级,然后才停工,在杨家医院接受治疗。
历史的车轮从不会因为人的情怀和感情有片刻的停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好像在诠释给我们这些隔着手机屏幕的看客一个真相:尘肺病只能预防无法治愈。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已经接近了尾声,但有一群人,想着应该为中国人的呼吸健康做些什么,宝顺安公司吧想法付诸行动,成为了一家致力于生产呼吸防护劳保用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过滤元件达到KN100的防护等级,使预防尘肺病变成了可能。而且开发出2000系列3000系列过滤元件产品,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条件,从源头保护劳动者健康。
选用KN100等级的呼吸防护用品 ,是满足行业一线接尘人员防止职业伤害最基本的标准,采用新标准中KN100等级防护产品,能够给予一线接尘工人100%有效的防护,防止尘肺病。有了宝顺安产品的防护给基层劳动者提供了多一层保障,这一层保障隔离的不止是尘埃,更隔离了风险,隔离了死亡。
宝顺安在中国的10年,产品凭借着质量优、过滤效率高呼吸阻力低的产品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深爱,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医药、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